4月16日,以“守望相助,攜手共進”為主題的2021年度智地平臺機構會議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柴強博士、中國土地估價師與土地登記代理人協會朱文華副秘書長、山東德昀評估總經理張純濤先生、上海百盛評估總經理楊斌女士、陜西華地評估策劃咨詢中心主任田柏棟先生、深圳格衡評估董事長吳青女士及智地平臺執行總經理徐進亮博士等行業領導及專家帶來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有效深化拓展房地產估價業務
——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會長 柴強博士

柴強博士在演講中指出:
■ 房地產估價市場前景依然很廣闊,房地產估價機構和估價師要積極主動地廣泛深入調查研究人們對房地產估價的各種現實和潛在的需要。 ■ “估價需求牽引估價供給,估價供給創造估價需求”。一方面,要觀察、跟蹤和滿足人們的現實估價需要;另一方面,要發掘、引領和創造新的估價需要。 ■ 房地產估價及其相關業務可分為3大類:房地產估價基本業務(或核心業務)、房地產估價延伸業務、房地產咨詢顧問業務。 ■ 目前的房地產估價業務過于集中、單一,需要以傳統業務為切入點,宣傳、試點、復制、推廣。
中國城市傳統布局方式與城市發展進程中整體空間布局的把控
朱文華副秘書長在演講中指出:
■ 城市發展進程中整體空間布局的把控中要注重陰陽平衡、形山塑水。
自然資源領域業務版塊探討
—— 山東德昀評估總經理 張純濤先生
張純濤先生在演講中指出:
■ 自然資源領域業務版塊分為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濕地、水、海洋(海島)等七大類自然資源。 ■ 2021年度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工作重點在于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將進行科學編制年度用地供應計劃、開展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制工作、全面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持續推進“標準地”改革等一系列工作。 ■ 自然資源三維立體 “一張圖”: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成果基礎上,按照自然資源分層分類模型,以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為基底,融合基礎調查、專項調查和各種監測信息,集成疊加自然地理格局、自然條件以及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管理等相關數據,形成包括地下資源層、地表基質層、地表覆蓋層、業務管理層在內的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并通過各種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建立起“一張圖”的動態更新機制。建立自然資源三維立體“一張圖”,真實反應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資源現實狀況。
堅守專業 創新服務
楊斌女士在演講中指出:
■ 為拓展房地產估價服務領域:要強化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要關注縱橫向和上下游的交流合作;要重視新政策和法規的學習培訓。
■ 獲取業務的渠道與方式是“專業”!
新法下的專業拓展與實踐——以成片開發和土地報批全程技術服務為例
田柏棟先生在演講中指出:
■ 開展全程策劃服務要做好成片開發、預審選址、報批收儲、供地策劃、利用調查和城市更新。
■ 構建有機經營體,需要廣聚專業英才,組建多學科團隊;業務結構互補,整合延伸業務鏈;增強客戶粘性,提供增超值服務;參與制定標準,提升行業影響力。
以舊復舊——城中村及舊工業區蝶變重生的另一種路徑
吳青女士在演講中指出:
■ 深圳7個城中村率先試點微改造,包括梧桐AI生態小鎮、南頭古城、大鵬所城、清平古墟、觀瀾古墟、甘坑客家小鎮、南澳墟鎮七個項目。
■ 綜合整治開展流程包括規劃定位、清租、回租、微改造、招商、運營等幾大方面。
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報告
徐進亮博士在演講中指出:
■ 綜合價值評估主要是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行綜合性評價,通過建立一套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估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價值實現能力;經濟價值核算要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等方法,從實物產品價值核算和生態服務價值核算兩個角度核算。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要做法有市場路徑、政府路徑、政府與市場混合型路徑。
■ 城中村及舊工業區改造途徑為“城市更新”,重點是綜合整治類城市更新,在維持現狀建設格局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采取修繕、加建、改建、擴建、局部拆建或者改變功能等一種或者多種措施,對建成區進行重新完善。